体育明星

  • Home
  • 华体会体育追光丨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?

华体会体育追光丨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?

华体会体育就在不久前 从巴黎残奥会归来 回到全国各地的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们 在位于北京的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再度集结 第17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结大会 在这里召开   第17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结大会现场。新华社发(中国残联供图 王鹏摄) 在巴黎残奥会上 中国体育代表团不负“神勇”之名 夺得94枚金牌、76枚银牌、50枚铜牌 创20项世界纪录 连续第六次 位列夏季残奥会金牌和奖牌总数“双第一” 实现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  9月5日,在巴黎残奥会游泳男女4x50米混合泳接力20分决赛中,中国队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。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总结大会召开的地点是管理中心报告厅 选手们对这里并不陌生 就在出发之前 代表团出征动员大会也在此进行 而进门大厅里的一棵景观树 更让他们感到格外亲切   8月20日,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动员大会在北京举行。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出征动员大会召开当天 管理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准备好纸笔 参会的残奥选手们 可以写下自己的心愿 然后悬挂在树上 会议结束时 这棵景观树变成了许愿树   树上挂满许愿的纸条。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“加油 战胜自己 你一定可以的” “自信!中国加油 争取破PB(个人最佳成绩) 吃好喝好睡好!” 树上挂满的祝福与许愿 在残奥会后 都实现了吗?   参赛选手许下的愿望。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“巴黎加油! 顶峰相见” 简单的八个字下边 落款是谭玉娇 在巴黎残奥会上 这是一个高频出现的名字   谭玉娇的许愿纸条。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在举重赛场上 谭玉娇夺得女子67公斤级冠军 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实现该项目三连冠 赛场外 她更当选为中国首位 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在闭幕式上亮相   9月6日,谭玉娇在巴黎残奥会举重项目女子67公斤级决赛中夺冠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。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“看到门口依然挂着这张纸条 一瞬间百感交集 虽然看起来只时隔20多天 但是其实是三年 是一个奥运周期 或许说是21年 我的整个运动生涯  是开心、是收获的喜悦  是满足、是感恩 感恩祖国的培养 感恩无数人的支持和帮助 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切付出和苦痛都值得了的安心”   谭玉娇在总结大会当天和自己写下的心愿合影。受访者供图 谭玉娇说 运动场上 她还要向自己的教练张海东学习 后者是残奥会的四连冠得主 而当选委员 对自己更是责任重大的新征程 未来自己要积极发出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 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与残奥精神 进一步提升中国残疾人体育国际影响力   9月8日,新当选的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残疾人举重运动员谭玉娇(中)在巴黎残奥会闭幕式上亮相。新华社记者 侯俊 摄 如果再写一张许愿给未来 她说她会写 “请更加努力、坚定 更加勇敢、自信前行 去遇见更优秀闪光的自己 去看看更开阔的未来和更绮丽的风景”   艾新亮的许愿纸条。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树上的另一张纸条上 写着 “祝自己发挥最好的水平 箭箭十环 心想事成 拿冠军” 一颗心里有一个“艾”字 这是残奥射箭队的艾新亮 在里约残奥会夺得混团金牌的他 在巴黎残奥会射箭男子个人复合弓公开级 金牌争夺赛中获得亚军 创造了参加残奥会个人项目的最佳成绩   9月1日,艾新亮在巴黎残奥会射箭男子个人复合弓公开级金牌争夺赛中。新华社记者 侯俊 摄 “动员大会结束后很激动很兴奋 准备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奔赴赛场了 出来的时候看到那个许愿树 想着家乡的亲人们都在等着我的捷报 心想不能让他们失望 但我也不知道自己会比成什么样子 我看那个赛场风很大 就想着写一份祝福 祝自己一切顺利 发挥最好的水平就行 多射点十环”   9月1日,中国选手艾新亮(右)祝贺美国选手马特·斯塔茨曼夺冠。新华社记者 侯俊 摄 再次看到这张纸条 艾新亮说 其实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 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感觉 毕竟是怀揣金牌梦去的 但这位辽宁小伙也说 比赛过程中其实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这几届残奥会每次比赛都有提升 让我肯定了自己的训练方向 距离个人金牌这个梦想一定不会太远!   2016年9月12日,在里约残奥会射箭混合团体复合弓公开级金牌争夺赛中,中国组合周佳敏/艾新亮夺得金牌。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谈起写给未来的愿望 他说 “希望国家繁荣昌盛 家人健康平安 梦想的路上会有坎坷 别回头 继续往前走 哪怕十年磨一箭 梦想永远会在终点等我 加油小艾!”   8月21日,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启程前往巴黎。中国盲人门球队成员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。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有284名运动员 他们的职业有工人、农民 学生、公务员、职员和自由职业者等 在临近大赛时 大家在体管中心等各个基地集结 一起生活、训练、参赛 是队友、团友、战友 各种意义上的朋友   许愿树上的祝福。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因此树上的纸条上除了对成绩的期许 还有对人生的祝福 “祝 米娜 早生贵子” “祝 姚娟 早日脱单” 这是写给田径队投掷组的米娜和姚娟的 带着疑问 记者去询问姚娟 她说 这两张纸条来自田径队跑跳组的文晓燕   9月6日,文晓燕赛后庆祝。当日,在巴黎残奥会田径项目4X100米混合接力决赛中,由周国华、王浩、文晓燕和胡洋组成的中国队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。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姚娟说 这样的祝福 一看就是关系很好很熟悉的朋友写的 “这么多年来大家可能 希望我能更好吧 人生也更完美 所以才送出这样一个 非常美妙的祝福”   2008年9月8日,北京残奥会田径比赛在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开赛,姚娟打破女子标枪F42-46级世界纪录并夺得冠军。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在悉尼残奥会上首度亮相 巴黎残奥会 已经是姚娟参加的连续第七届残奥会 头上已生白发的她 也已经开始尝试转换人生的角色 在法兰西体育场 她铅球夺金 铁饼摘银 但自己带出来的三个队员表现出色 让她感到格外的快乐   9月5日,姚娟在巴黎残奥会田径女子铅球F64级决赛中以12米53的成绩夺得冠军。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打破世界纪录的 男子F33级铅球冠军蔡秉辰 女子F57级铅球、铁饼银牌得主徐冕 女子F34级标枪银牌得主左彩云 谈起这几个弟子在巴黎取得的成绩 平时在江苏省残疾人田径投掷队 担任教练的姚娟很是欣慰 “我现在更多地是在慢慢转型 希望可以努力传递给他们一些经验 希望他们在舞台上能够有更多的机会”   9月5日,姚娟(左二)在夺冠后与教练组成员庆祝。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残奥会举办一届又一届 在中心集训出征 回归总结的选手们也换了一批又一批 但不变的 是一代代选手们传递的 挑战自我的勇气 突破极限的精神 与对祖国 对生活的热爱 许愿的纸条或许没有魔力 但人生的勇者总会让愿望成真 记者:郑直 马思嘉

发表评论